关于足球你不能错过的18本书
733 2024-10-28
公安部中国足协有关负责人解析《加强全国足球比赛安全管理的规定(试行)》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 邹伟、史竞男)近日,公安部、体育总局联合制定下发《加强全国足球比赛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定(试行)》。该规定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对球场、球迷以及球员、教练等提出了哪些要求?有什么样的处罚措施?对此,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中国足协负责人联合接受了记者采访。
答:我国每年举行中超、中甲、中乙、足协杯等足球比赛1300余场,现场观众约600万人次,如中超联赛每年举办240余场,场均观众达1.8万人。近年来,在政府各部门和广大球迷观众共同努力下,足球赛场秩序总体安全稳定。
足球比赛竞争激烈,现场人员高度密集,如果安全措施不到位,极易出现问题,甚至发生群死群伤事故。1996年10月,世界杯预选赛危地马拉国家队主场对阵哥斯达黎加队的比赛中,因球迷过度拥挤而引发件,导致80余人死亡、300人受伤的惨剧。今年2月,在埃及开罗进行的一场足球赛,因主客队球迷之间发生肢体冲突,引发大规模持械殴斗和骚乱事件,造成74人死亡。
近年来,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对做好足球比赛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公安部、体育总局在研究总结足球赛事规律特点基础上,依照《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针对我国足球比赛赛场秩序的现状以及安全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制定了这个规定,从制度层面对足球赛场安全工作予以进一步规范,旨在进一步明确细化赛场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推动建立严格、规范的赛场秩序,确保观赛群众安全,促进足球事业的发展。
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了对比赛施行安全许可。承办单位要依照《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履行安全许可程序,对不符合安全条件的,承办单位不能举办比赛。
这主要是为防止因赛场不具备安全条件或相关安全措施不落实而引发问题。1982年10月,在俄罗斯莫斯科列宁体育场举行的欧洲冠军杯比赛中,由于安全措施不到位,只打开一个出入口,致使观众在退场时发生拥挤踩踏,造成300多人遇难。
第二,明确了比赛场地设施标准。对足球赛场硬质隔离、出入口通道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等设施应达到的标准作出具体规定。这些设施设备对保障观众安全至关重要。如2009年3月在科特迪瓦阿比让举行的世界杯预选赛中,就是因为没有对体育场进行安全检查,比赛中赛场内墙发生坍塌,观众慌忙逃离而发生拥挤件,造成22人死亡,132人受伤。
第三,明确了治安问题的处置要求。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治安问题,对不同情形扰序行为的处置程序和方式予以明确和规范。
第四,对入场安检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既明确了要实行安检措施,也明确了要制定禁止、限制带入场内物品的政策。目前,入场安检措施已在大型活动中广泛使用。
第五,明确了赛场安全容量。这是在汲取国内外大型赛事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定下来的。无论是造成96人死亡的1989年英国谢菲尔德拥挤踩踏惨案,还是造成47人死亡的2001年南非约翰内斯堡惨案,都是因为观众大量涌入、超出赛场容量所造成的。
答:总体上看,近年来全国足球比赛治安秩序较为稳定。但是,个别赛区也发生了一些扰乱赛场治安秩序的问题,如向场内投掷杂物、围堵客队车辆等。广大球迷观众对此反映十分强烈。
我们通过对世界30余起足球赛事发生的安全事故分析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是球迷冲突所造成。如埃及足球赛场骚乱事件,起因虽是小的冲突纠纷,但最后却演变成重大人员伤亡事件。
为防患于未然,规定对赛场扰序行为的及时处置提出了要求,意在将不安全因素处置在萌芽状态,防止引发大的安全问题。其中,规定明确,在比赛进行中,对向场内投掷杂物,袭击运动员、裁判员以及寻衅滋事、欧洲杯直播燃放烟花爆竹等严重干扰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将由场内安保人员及时固定证据,将肇事人员迅速带离现场并依法处置。
下一步,公安、体育等部门将加大工作力度,及时查处赛场内外可能发生的治安问题。
答:为做好球迷特别是自发形成的球迷团体的管理服务工作,规定明确了地方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在球迷管理方面的职责任务。比如,要协调组织足球俱乐部成立专门的球迷管理组织机构,定期组织开展足球知识培训、观赛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引导广大球迷文明观赛。再如,通过对备案的球迷团体进行评级,并采取分级管理的措施,引导球迷团体加强自我管理。
广大球迷在拥护自己喜爱球队的同时,也要遵守赛场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为维护良好的赛场秩序作出积极的努力。
问:规定中提到了对俱乐部及球员的要求,请问如何对他们进行安全管理?
答:运动员、教练员及随队官员在场上不理智行为,易引起观众不满而引发问题。为此,规定明确了一旦发生与球队及俱乐部相关的赛场治安问题,将根据《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及处罚办法》,按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警告、罚款,甚至对其排名积分予以扣减等处罚,以进一步规范运动员、教练员及随队官员赛场行为。